萱萱声卡调试
萱萱声卡调试,1v1精调 调音师 微信/QQ:  1920131546
(←长按复制)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声卡调试声卡调试

人声eq参数 EQ如何调节人声干净(人声均衡的处理方法)

2021-07-30 17:20:56声卡调试人已围观

简介1、话筒干、唱歌累:
  原因:话筒中频能量不够;解决方法:提升800Hz频段;
2、低音硬:
  原因:超低音上限能量太强;解决方法:衰减125-160Hz;
3、低音散:
  原因:低频下限能量过大;解决

1、话筒干、唱歌累:
  原因:话筒中频能量不够;解决方法:提升800Hz频段;
2、低音硬:
  原因:超低音上限能量太强;解决方法:衰减125-160Hz;
3、低音散:
  原因:低频下限能量过大;解决方法:提高超低音下限频率;
4、低音混:
  原因:低频中心频率能量过强;解决方法:衰减60-80Hz;
5、声音单薄,或者声音干:
  原因:中低频能量不足;解决方法:提升250Hz;
6、声音打耳朵:
  原因:中频过强;解决方法:衰减IK-1.25KHz;
7、声音炸:
  原因:中高频能量过强;解决方法:衰减2K-4KHz;
8、声音刺耳:
  原因:高频能量过强;解决方法:衰减6KHz;
9、声音有烦躁感:
  原因:高频不柔顺;解决方法:衰减8K-1OKHz;
10、声音发毛:
  原因:超高频能量过强;解决方法:衰减12K-16KHz;
11、感觉高、中、低频脱节:
  原因:分频频率附近的频段衰减过多;解决方法:提升分频频率附近的均衡,增加融合度;
12、感觉话筒和伴奏音乐结合不好:
  原因:①话筒和音乐的比例不对;②效果器预延时参数不正确;解决方法:①重新调整话筒与音乐的比例在6:
4;②减小效果器预延 时时间;
13、感觉超低音缺乏弹性:
  原因:超低音不协调;解决方法:衰减接近下限的频率40Hz或50Hz,提升基准频段80Hz;
14、人声不够清晰:
原因:中低频太肥;解决方法:衰减300-500Hz;
15、人声不透:
  原因:中高频不足;解决方法:调音台中频扫频到3K,适当提升;
16、超低音太软、无力:
  原因:分频点设置过低;解决方法:提高分频点到120Hz左右,并提升100-125Hz频段;
17、全频音箱感觉不通透:
  原因:中高频缺少;解决方法:提升3·5KHz;
18、话筒声音太硬:
  原因:中低频和中高频比例不对;解决方法:衰减500-630Hz,衰减1.6K-2.5KHz;
19、话筒加入混响后,声音混;
  原因:混响声的低频过多;解决方法:在调音台上对混响的低频进行适当衰减;
20、超低频声压不大,但共振声强:
  原因:超低频下限能量过强;解决方法:大幅度衰减50Hz以下的频段;
21、声音层次感不好:
  原因:中频过强;解决方法:宽范围衰减800-1.6KHz;
22、高频空间感不足:
  原因:高频单元超高频段特性不好;解决方法:全面衰减IOK以下至2KHz的频段,然后再整体提高增益;
23、系统有压限器,压限器开始工作的时候,低音变散;
  原因:压限器的启动时间过快;解决方法:放慢一点压限器的启动时间;
24、话筒加入激励处理后,声音发毛、发刺;
  原因:激励量过大,激励频率偏高;解决方法:减少激励量,降低激励频率;
25、音乐中加激励后低音发混,感觉肥大;
  原因:激励量过大,激励频率偏低;解决方法:减少激励量,提高激励频率;
26、话筒声音薄,发扁;
  原因:中低频不足;解决方法:调音台均衡扫频到300Hz左右进行提升,或均衡器提升250~300Hz;
27、话筒加入混响效果后,清晰度下降,唱歌累;
  原因:混响尾音过长;解决方法:利用混响尾音衰减旋钮DECAY加快混响尾音衰减时间,到人声停止后半拍至1拍混响停止段;


基于人声在各频率范围内的特点,详细给出了各频段对人声特性的影响,近而给出了采用均衡器的调整方法。

1 均衡器使用的必要性 在节目的制作中,人声录制是最基本的一项工作。一般的语言录音室,混响时间和声学环境相对固定,录音过程中对声源的处理主要是话筒的摆放距离、指向性、录音方式以及话筒类型和功能的选择,用电容还是动圈,选低切还是低通、带通。除此之外,调音时会有简单的均衡 (EQ) 处理,多数为 3 段可调增益和中心频率的带通均衡旋钮,频率范围大致划分为低音 (150~250 Hz)、中音 (250 Hz~8 kHz)、高音 (8~10 kHz),增益范围 ±15 dB。经过初期的简单处理后,录制人员还可能要用专门的多段均衡器再次进行精细处理,了解各频段的声音特性,这对能录制出优秀的作品是非常必要的。 

2 均衡器的具体作用和形式 均衡器是一种补偿声音的设备,通过全频段各刻度频点的提升与衰减,对音频载体或音响设备 ( 包括话筒在内 ) 的频响不足进行相对应地补偿,使音频的频响曲线平直,声音信号不失真。同时,为了创作需要,对原有的声音信号进行特殊处理,在各频率点提衰过程中的相对音量会发生变化。但若在提衰过程中引起了主要频率成分结构发生比例 (主频结构 )变化,即包线峰变化,则音调也会改变。一般来说,均衡器是一种独立的调音周边设备,但近年来,在多数的音频处理软件中都带有均衡功能,甚至还有专用插件。硬件中有如常见的 6频段的 Equalizer R3 或 10 频段的WavesQ10,当然还有 30 段的 EQ ;软件均衡中,如电脑音频处理软件中的参数滤波器 ( 均衡器 )、阶式滤波器、科学滤波器、动态滤波器、图形滤波器等,都是对音频信号在频谱增益上的处理。 

3 人声在频率范围内的特点 声学研究表明,男女声的重要区别,是在 200 Hz以下,以下,尤其在 70 Hz 左右,可相差 18 dB 左右,而在200 Hz 以上,两者就较为接近了。在中频段女声略高,高频段男声略高,做效果时可以参考这个区别。另外,不同人的音调和音域不一样,一般来说 :男低音82~392 Hz, 男 中 音 123~493 Hz, 男 高 音 164~698 Hz,基准音区为 64~523 Hz ;女 低 音 82~392 Hz, 女 中 音123~493 Hz, 女 高 音 220 Hz~1.1 kHz, 基准音区为160~1 200 Hz,除这些基准音之外还有更多的泛音成分,其频率可高达 8~10 kHz,再通过鼻腔的作用,对某些频率 ( 包括基音和泛音成分 ) 产生共鸣,使声音更明亮。再有就是要对主频段的处理格外小心,声学研究表明 (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),人声主要集中在中频段,即最为明显的频段是 200~800 Hz,因此在处理这个区间的增益时要仔细比较审听。 

4 各频段的特性及调整 下面以频率从低到高来逐一进行分析,但在实际调音过程中,不会把这些具体的频率分开,即使有轻微变化,若不是金耳朵,很难听出其中的细微差别,只能通过过量的增益和衰减来感受,从而找到中心平衡点。  

4.1 31 Hz,39 Hz 以次声和极低音为主,人耳很难听到,增益值即使提高影响也不明显,可忽略这两个频点。尽管这样,最好也不要调整得太高,在功放电路中,超低频的信号会占有非常大的能量,即放大器的末级电流会做很多无用功。 

4.2 50 Hz,62 Hz 这两个频点左右如果增益值不大于 +15 dB,那么对低音的空间感影响不强,但会影响到轻微的谐波共振感,正增益时则产生,负增益时消失。给听觉带来的感受是,在大幅度正增益时人声稍微显得有些低沉,一般可以不作处理。值得注意的是,50 Hz 是交流供电频率,在电磁屏蔽环境不好的情况下,会出现嗡嗡的交流干扰,需要做低切或陷波处理。 

4.3 80 Hz,100 Hz,125 Hz,200 Hz 这几个频点附近是男低音的主要基音区,与低音的浑厚感有很大关系。一般说来,此频点附近声音音量丰满,则音色显得较为厚实 ;反之,音色则显得苍白无力。但是,如果音量过强,音色往往会出现低频共振声,听着会有“隆隆”的同音轰鸣感,有人将它形容为“极强重感”。尤其在 200 Hz 附近,增加后特别明显,会产生击鼓样的共振音,听觉感受不舒服,除非需要特殊的风格 ( 如 Rock) 外,最好不作大幅正增益处理。 

 4.4 250 Hz,350 Hz,420 Hz,500 Hz 这些频点对中低音的力度影响很大,是中低音的主音区,因此在调节增益时应特别小心,幅度不宜过大。因为过度的正增益,会出现扰人的“嗡嗡”声,让人觉得闷。尤其在 250 Hz 很明显,正增益过多就像感冒鼻音重一般。正是这个特性,可以针对鼻音重的人声,考虑在此频点附近进行适当负增益弥补。  

4.5 640 Hz,800 Hz,1 kHz 这三个频点是中音的主音区,与声音的开阔度和听觉上的混浊度有一定关系。在一些调音学说里,将500~800 Hz 频率称为“危险频率”,意思是要谨慎使用。在男女声调整时,这几个频点附近的增益应格外小心。正增益时明晰而狭窄,即有一种“喉音感”,适当的喉音能增加声音的感性,但如果过多,则会让人觉得不自然。负增益时混浊开阔,但过多则会显得人声松散无力。另外,由于带宽的原因,电话声主要集中在这段频率,因此在一些声学处理中,常把 800 Hz和 1 kHz 作较大提升,是电话音模拟效果的主要应用手段。 

4.6 1.3 kHz,1.6 kHz,2 kHz 中高音主音区,男声则表现为偏高音。与声音 ( 尤其是中音 ) 的硬度相关。正增益时相对紧凑,负增益时相对舒缓。1.3 kHz 频率附近与中音部的声音明亮感相关,适当提升能增加声音明亮度,但一般不超过3.5 dB,不然会有太多生硬感,声音没有亲切感。  

4.7 2.5 kHz,3.2 kHz,4 kHz 在人声中,这几个频率属于高音段,与人声的锐利度相关,表现为声音的穿透力,与其他频段相比,与在混音时体现声场远近的相关度最大。声学研究表明,人耳腔的谐振频率主要集中在 1~4 kHz 之间,因此人耳对这个频率相对敏感。缺失和弱化会使声场较远,混音时立体感不强,同时语音也显得较为模糊 ;过强时则容易产生“咳声”样的附属谐音。所以不论是男声还是女声,在 EQ 上对 2~4 kHz 之间这几个频点附近都不宜进行调整。还有些说法,是把 4 kHz 作为人声均衡的一个特别关键频点,对声音的锋利度影响最为明显,往往是女声出现齿音的基频点,即提升太过会出现明显的齿音。适当地提升增加人声锋利度,仅在一些特殊场合可以采用。  

4.8 5 kHz,6.4 kHz,8 kHz 这三个频点是高音的主音区,男声则表现为极高音,与声音的清脆度相关,主要影响高音的清晰度、明亮度,适当的域值能让音色听起来清脆悦耳,增益不足则人声的音色平淡,增益过多则人声变得尖锐,甚至出现类似反馈啸叫音及齿音,感觉刺耳。

4.9 10 kHz,13 kHz,16 kHz,20 kHz频率在 8 kHz 以上,人声所含能量很小,听起来非常纤细,不必进行提升, 如果过分提升,会让人感到声音发尖、发毛。如果这部分频段的确缺乏,可采用高音激励来实现,激励器是在原有低音频率上激发出来的谐波,不致破坏整体听觉感受。  

5 总结 总的来说,在以上频点中,最为关键的频点值是,10 频 段 中 为 80 Hz、200 Hz、250 Hz、400 Hz、800 Hz、1.2 kHz、2.5 kHz、4 kHz、6.4 kHz、16 kHz,用来分别调整低音纯度、低音厚度、鼻音、低音力度、声音开阔度、声音明亮度、声场远近、声音锋利度、声音清晰度、高音美感。4 kHz、6.4 kHz 两者兼调齿音,女声 多 出 现 在 4~5 kHz, 男 声 多 出 现 在 6~7 kHz ;对 6频段来说,重要频段划分为 80 Hz、250 Hz、800 Hz、1.2 kHz、4 kHz、6.4 kHz,具体调节声音的意义与 10段基本一致。在实际录音操作中,除了对频率均衡外,话筒的使用、录音方式的选择都对立体声录音影响很大 ;录音距离、防风罩的使用、录音环境好坏,对记录声音时的频率分布也有较大影响 ;再有播音员自身的音质特色,对录音作品内容的把握。如诗词和散文、科普和讲座、民歌或戏曲等,都会用不同的语言环境来录音。根据这些需要,经过录音师再度创作,最终才能呈现出优秀的作品。

支持技术

服务范围

1、远程在线解决声卡各种问题排查/处理,各种声卡关联机架跳线,安装插件/机架/驱动,以及各种问题(20元起加一项加5);
2、声卡调试视频课程(500元);
3、声卡效果调试,一对一根据人声声线精调,精调效果永久免费维护。机架Studio One 5(300元,不满意退款,会员200),Pro Tools 12(400元,不满意退款,会员300);
注:免费维护,不再动效果。重装系统还原,修改效果参数,添加插件收费。

联系方式

微信:haonoob  QQ:1920131546

Tags:

很赞哦! ()

相关文章

文章评论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
本栏推荐

标签云

站点信息

  • 文章统计1586篇文章
  • 浏览统计875893次浏览
  • 评论统计38个评论
  • 标签管理标签云
  • 统计数据:统计代码
  • 微信公众号:扫描二维码,关注我们